最新消息
竹纖維餐具家庭堆肥可分解 進攻電子業身價翻281倍
限塑政策下,過去大家曾對PLA材質寄予厚望,希望能取代傳統的石化原料,但卻因為降解條件嚴苛,無法輕易被分解,反而衍生更多的環境問題。而工研院出身的工程師徐惇穎團隊,耗費十多年的時間,研發出家庭堆肥就能分解,用以取代塑膠的竹纖維母粒。投入原有石油基的生產設備,一樣可以執行壓出、吹平、射出等製程,就能做成餐具、日用品、吸管,甚至獨步全球,應用在電子包材。目前多家航空公司、美國沃爾瑪、或是台灣的超商、量販通路等,都可以看到相關竹纖維產品的蹤影,也讓竹子成為前景可期的綠金。
把桂竹變成環保原料 新竹金新竹金團隊 獲德國萊因雙重證書認證。
把桂竹變成環保原料「#新竹金新竹金」團隊獲德國萊因雙重證書認證。#茂昌草本茶 加盟展合作,手搖涼茶第一品牌。製成 #竹餐具,包括竹吸管、竹刀叉匙、竹就口杯、竹餐盒,使用新竹縣在地生產桂竹製造,可有效減少碳足跡
全球柑仔店創辦人徐惇穎表示,團隊利用尖石、五峰生長的桂竹做成粉狀,乾燥、去味之後,製成竹餐具,包括竹吸管、竹刀叉匙、竹就口杯、以及最重要的竹餐盒;民眾使用竹餐盒完,在家中就像廚餘或是埋在土裡,大約150天至250天完全分解,循環回到土地裡面。
徐惇穎說,台灣的竹產業大約2000年由工研院等單位開始研發,但未普及到民間單位的原因是,仍停留在農業或文創品的階段,而這次則是提升到工業化的生產,由竹粉變成類似竹粉粒子,套用到原來的生產機具快速生產。今日獲得原料雙認證以後將應用在各種產業面上使用,有可能會應用在電子材料的相關包材上,這是一個負碳材料,未來出國「碳邊境稅」非但不用繳稅還可節稅。
「新竹金新竹金」竹產業計畫團隊指出,團隊開發的竹纖維製材利用竹材特性,研發出負碳、友善環境的獨家技術,本次受驗證的竹纖維製材厚度高達1.17mm,除吸管外,也適用於更多其他產品的生產。相較於百年無法分解的一般塑膠餐具,竹纖維餐具不僅可達到負碳效果,且使用新竹縣在地生產桂竹製造,可有效減少碳足跡,加上竹林具有生長快速、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、兼具水土保持的特點,是對環境減碳與循環經濟友善的明日之星。